最近,我一直在阅读一本非常有名的书,叫做 《原子习惯》(Atomic Habits)。最初是在刷小红书时看到有人推荐,说这是一本“值得反复读三遍”的好书,于是我便产生了兴趣。
现在正值新西兰的秋天,生活节奏相对平缓,我也正好有更多空闲时间。所以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:用英文朗读的方式完整读完这本原著,既是挑战,也是一个培养长期习惯的尝试。
🎧 我的阅读方式:朗读 + AI 辅助
为了最大程度地提升英语水平,我采用了一种“结合式”方法:
- 每天用英语朗读原文;
- 同时使用 ChatGPT 帮我即时翻译和纠正发音;
- 在朗读中留意作者的行文方式和逻辑结构。
这种方式让我觉得非常高效。不仅锻炼了英文阅读理解能力,也在语音语调上有了明显的提升。同时,书中的内容非常鼓舞人心,让我每次朗读都有种“给大脑充电”的感觉。
🧠 阅读进度与核心内容总结
截至目前,我已经朗读到了第 47 页。以下是我从书中归纳出的几个重要的思想:
1. 习惯的构建需要三个层次
目标设定 → 行为重复 → 身份转变
- 目标设定:明确方向,是“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”。
- 行为重复:通过日复一日的行动,将习惯嵌入生活。虽然早期几乎看不到效果,但只要持续积累,终将跨越“阈值”,产生质变。
- 身份转变:真正持久的习惯,是建立在你对自己身份认同的基础上的。你不是“在读书”,而是“我就是一个爱读书的人”;不是“在健身”,而是“我是一个自律的人”。
这个框架深深打动了我。很多时候,我们之所以难以坚持一个好习惯,并不是因为执行难,而是因为我们没有从根本上认同“自己是这样的人”。
🍂 我的思考与收获
通过这段时间的朗读,我体会到:
- 小习惯的力量被严重低估了。哪怕每天只读几页,只要坚持,变化会悄然发生。
- 身份认同的重要性远超我的想象。以前我总是给自己贴上“懒散”“三分钟热度”的标签,现在我在试图换一个视角来看自己。
- 朗读+AI的方式让我对原著内容吸收得更深入,也让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。
📌 小结
这次阅读《原子习惯》的经历,更像是一场“生活方式重构”的实验。我不确定这个习惯最终会坚持多久,但至少我开始了。而就像书中所说:“你每天的选择,正在悄悄塑造你未来的身份。”
我希望未来的某一天,我能非常自然地说:“我是一个持续成长的人。”
